中国城市百年—— 从渔村到魔都,这座城市用精细化管理 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

编者按: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排除万难,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一百年来,中国的城市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东华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立足于时尚设计前沿,服务城乡环境发展,助力全国城市系统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作为中国标准化协会城市家具分会的创立者,为献礼建党百年,回望我国城市变迁的壮阔图景,我们将推出中国城市百年系列报道,精选由东华大学参与主体更新改建的七座城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报道,展现百年辉煌,共谱新时代乐章。


上海——从渔村到魔都,这座城市用精细化管理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

图片图: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上海外滩


图片

图:2019年的上海外滩


作为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的地方,上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此时距中国共产党在此秘密创建,已有28年;72年间,把一个满目疮痍的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回望百年,上海有两次历史性的转型:第一次是1949年共产党解放上海,从不会到会,从接管到创新,在上海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管理制度和城市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到新中国的建设管理。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改革开放的全面起飞,上海承担使命,先行先试,从土地批租到引进外资再到全面开放,向全世界展开胸怀,人才汇聚,万商云集,迎来了又一次腾飞。

进入新时代,上海市将城市化精细化建设提上了日程。2018年年初,上海正式发布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426个美丽街区,完成60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2021年5月,上海宣布正式启动第二轮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持续推进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更加注重城市的人民性。

上海正在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路上探索,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必须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

用绣花的功夫管理一座城市,却是一件难事。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这里将历史的沉淀和现代的繁华合而为一,是上海人骨子里的骄傲。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让人在无数次的凝眸中品赏昔日远东第一金融街的经典、尊贵与荣华。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以外滩为中心向人民广场周边地区辐射,各市政部门树立灯杆、电线、电箱等公共设施。在人民广场旁,黄陂南路近百米路段,曾经树立着17根各类标杆,不仅阻挡行人去路,还深深影响行路安全。

上海全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精细化工程启动后,外滩及南京路步行街路段成为全市精细化整治工程的重点优化地区,也成为精细化行动推进工作中的一块硬骨头。如何在尊重外滩建筑群风格、延续外滩历史风貌与文脉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规划多杆合一工程呢?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的关键时刻,东华大学作为扎根于上海的国家“双一流”高校勇于承担责任,针对外滩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进行设计规划,与上海共成长共发展,为上海的城市发展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期间,由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鲍诗度教授带领团队进行研究。鲍诗度团队对外滩路段提取色彩分析,以ARTDECO的设计风格与外滩百年历史建筑风格统一;反复推敲合杆比例,以123的合杆组合比例与外滩历史建筑比例保持浑然一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侯的外滩路段实景图


通过合杆整治工程,整合了交通信号灯、监控、照明等八种功能,工程还将14个各种各样的机电箱、开关站和配电站隐藏在一旁的绿化当中。这里的合杆运用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多杆合一”和“多箱合一”的集约化建设,充分考虑了智能化和智慧化的发展需求,为今后的智能设施拓展预留了接口。

图片

图:武康大楼旧貌


武康大楼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由匈牙利籍设计师邬达克主导打样设计,法国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为徐汇衡复地区增添异域风情、散发街道魅力。

图片

图:环境整治工程前的武康大楼周边街景


大楼位于今日淮海中路武康路路口,呈30°角,满身的红砖显得庄严厚重,极具历史风情。因其建筑造型独特,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摄,美中不足的是大楼周边密布交错的电线、灯杆、电箱等设施一同入镜,不仅影响了建筑本身的美感,还给大楼居住民众与路人带来安全隐患。

2018131日,上海市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在这栋知名历史建筑要找到一面不被电线杆、架空线、空调外机遮挡的立面,已经很难了。

武康大楼作为上海全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精细化工程的另一大重点实施地区,同样在改造中遇上难题。东华大学的鲍诗度教授带领团队参与武康路周边地区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根据武康大楼的道路环境量身定制,以数据美学设置和划分,在设计上借用二八黄金定律,与大楼主体环境相得益彰,十分和谐。

图片


图片

图:环境整治工程后的武康大楼周边街景


2019年初,武康大楼周边区域架空线入地和合杆工程竣工。武康大楼重现往日清丽容颜,曾被遮挡的历史文化底蕴重新展现,它静静矗立在街角,无声述说它所见证的时代变迁。架空线入地工程不仅仅改善提升了武康大楼周边环境,还为武康大楼的住户去除安全隐患,将民生工程扎扎实实落地,为民众提供全方位的城市服务。

上海用“绣花针”精神逐一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除武康大楼、外滩、人民广场等代表性环境整治实践更新,还从理论着手,“武装”相关精细化管理标准。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集合知名专家设计团队,共同编制《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院作为主要的编制单位之一参与了《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的编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决道路杆件林立、架空线杂乱等问题,切实改善城市道路景观,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后续又发布《综合杆设施技术规程》、《市政道路建设及整治工程全要素技术规定》两册规范,致力于让城市道路、城市环境愈加整洁、美丽与精致。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在这漫漫百年征程路中,上海始终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展开改革开放、落实城市发展与转型。如今,上海肩负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管理的任务,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标兵城市,上海在城市更新存量优化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路上稳步前行,始终秉持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建设理念,着力塑造优美的城市风貌,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为群众创造宜居宜业有品质的生活环境!

撰稿人:史朦


友情链接: